摘要:基于全国多个市、区(县)行政审批局与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的田野调查,文章力图呈现完整的我国好差评制度实施过程。研究发现,在中国公共服务数字化创新中,好差评的实施在技术逻辑(评价的精准测度)、权力逻辑(监督的内外参与)和价值逻辑(情感的激活表达)三个层面展开。好差评的技术逻辑体现在公众需求偏好与政府公共服务之间建立准确的匹配/对应关系并不断校正;权力逻辑体现在用精细化的评价反馈引导和约束政府行为,提高政府在社会需求回应方面的透明性和可问责性;价值逻辑意味着好差评制度的实施不仅是简单的信息和数据反馈,更具有丰富的符号意义,能够促进政府与公众之间深刻的情感互动。与此同时,好差评制度实施面临结果性指标和过程性实践之间的张力,以及制度语言与公众白话的张力。
关键词: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数字平台;平台反馈;制度语言
知网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1YYIqHzwF_LkTgAwkfquXpWq8jg8o189knOIabV_Jx9eXnB4CfW7IIBXjgKzUNCtEOubUo3RSDoDrHndbc2pXB_nlZkoKpq7GmSkU7cLRTJ0a2Hi1TUoktNOhw4r8iXtCMbbvEYtjYm24gbY2xm8QVc2ikNn2R7KWb9cTY1poqczOmFM7jNJRA==&uniplatform=NZKPT&language=CHS
原文载于:宋锴业,徐雅倩.好评的“计算”方式:中国地方政府实行好差评制度的多重逻辑[J].中国行政管理,2025,41(01):49-57+145.DOI:10.19735/j.issn.1006-0863.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