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党群工作 献礼二十大·奋进新征程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推动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与管理,促进教研活动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公共事业管理系组织教师召开“教研工作坊”,该工作坊每两周举行一次,每次由1-2位主讲人分享论文、课题或教改研究成果,参与者进行讨论互动,实现教学相长。
目前已进行三期,首期由公共事业管理系主任张一副教授分享“伏季休渔制度”主题的科研论文。张一副教授以桑岛为例,考察了渔民群体在伏季休渔期自主性策略的运作过程。在生产的闭回路中,桑岛渔民在经济生产过程中有一种孤立性和分散性,桑岛渔村在建构治理秩序时遵循了“简约主义”原则,催生了“内生型”乡村秩序。张一副教授将“海洋生态环境治理复杂与迟滞—体制性风险”与“海洋社会转型危机—非体制性风险”整合起来,并就如何实现政府、市场、渔民三位平衡的动态博弈进行了阐述。
第二期由公共事业管理系刘敏副教授分享科研论文,刘敏副教授主要关注渔业社区近海渔业资源的多元共治问题。作为一种流动的公地资源,近海渔业资源治理实践中出现的诸多渔业纠纷现象表明,单一主体的治理模式难以有效建立起近海渔业资源的排他性制度安排,不利于对渔民行为进行有效管理和实现海洋公地善治。立足于中国近海渔业资源治理的制度环境、资源禀赋及社会情景,刘敏副教授提出有必要构建一种多元共治的渔业社区共管模式,来更好地整合多元主体的治理优势与资源,规避上述单一主体治理模式的缺陷和不足,从而为近海渔业资源治理提供可供选择的包容性、整合性行动方案。
第三期由公共事业管理系师资博士后范丛博士分享“社会保障城乡统筹”主题的科研论文。社会保障城乡统筹是推动社会保障体系从形式普惠走向实质公平、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范丛博士从历时性和共时性视角对城乡关系的演变和发展进行了论述,并依据此视角提出社会保障制度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因域施策、分类调控模式。社会保障作为一项保公平的重要制度安排,应发挥弱化城市在城乡关系中的“单主角”特质,强调城市与乡村的“双主角”作用,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壁垒,这对建构乡村振兴战略下新起点的城乡融合关系也具有非常不同的意义。
教研工作坊得到公管系教师及公共政策研究团队诸位老师的支持和参与,吴宾教授、张云昊教授、刘海英副教授、陈琛副教授、华俊翊副教授、郑钦月副教授、张泉副教授、邱云秋博士等围绕主讲人的分享进行点评和讨论,互动取得良好的效果。依托教研工作坊平台,公管系还进行了少数民族学生教学改革及科研团队建设等议题的讨论,进一步推进系里相关工作,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根据学院部署,下一期教研工作坊拟进行高层次项目选题申报的分享和交流,以提高教师课题申请的命中率。教研工作坊作为公管系常态化的教研活动将长期组织,未来欢迎各位老师前来交流指导,共同进步。
文|张一、范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