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张云昊教授撰写的论文《中国公共政策过程中的专家参与机制研究—分析社会学的视角》,在社会学顶级刊物《社会学研究》2023年第1期发表。该刊属于《中国海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目录(2019年版)》A级期刊。
《社会学研究》创刊于1986年1月,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主办的一级专业学术期刊,系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核心期刊、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四家期刊评价机构学科排名中均名列第一,被誉为“权威期刊”。
内容摘要
在知识政治时代,当代中国专家广泛参与政策过程已经成为一种“新常态”。那么,在这一“新常态”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社会驱动机制?本文运用分析社会学的机制解释模型,以专家和决策者的动机及双方的连接机会为分析框架,建构了专家参与的“吸纳-嵌入”、“委托-代理”、“舆论-回应”和“汲取-知识池”四类理想机制。通过对“五年规划”和“新医改”政策案例的过程追踪,本文验证并分析了四类专家参与机制的运行、特色及趋势。
研究结论与贡献
本文运用分析社会学原理,从专家和决策者的动机以及双方的互动机会出发,建构了专家参与的四类理想机制。该理论框架的学术贡献在于,它弥补了已有研究仅从专家或决策者的社会属性进行分析的不足,以及忽视双方互动关系的缺陷。更为重要的是,本文在逻辑推论中,以分析社会学的结构性个体主义方法论为基础,将专家与决策者的动机与互动机会置于“科学-政治”的结构性关系中进行考察,从而将微观的个体行为与宏观的社会结构进行了有机连接,生成了中观的机制解释模型,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微观与宏观之间的断裂。
本文的案例研究表明,“吸纳—嵌入”机制在职权配置和机会配置的组合下表现为七种具体的参与形式,可以说是中国专家参与的核心机制,这是中国长期以来形成的“政学一体”传统的惯性使然。“委托—代理”机制在政策信息收集、方案设计等知识集约化运用阶段发挥着关键的作用,表明中国知识竞争市场正在初步形成。该机制在中国实践中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倒T型双重委托—代理”结构。“舆论—回应”机制在争论激烈的政策领域或议程设置阶段发挥作用,形成“专家—公众—决策者”的三元格局,是形塑治理主义范式的关键机制。“汲取—知识池”机制尽管依赖不易观察的个性化方式,但在信息技术的加持下,该机制正由传统的个性化方式演变为系统化的知识汲取技术,这种趋势日益明显。四类机制有着不同的运行逻辑和功能,它们形成了“机制互补性”,共同驱动着中国专家参与现象的规模化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