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联盟政治的研究大多遵循结构现实主义的视角,从均势的自动生成逻辑来理解联盟的形成与瓦解,也有学者将联盟战略视为国内政治与意识形态的产物,偏好人工操作论,但既有研究很少聚焦第一意象的分析。本文以领导人更替为视角,对联盟形成与解体新机制的探讨,可看作“时势造英雄”与“英雄造时势”的具象化辩证讨论,是回归古典现实主义一种分析层次的再探索。领导人的战略偏好未必“心想事成”,而是会受盟友阵营转换风险的奖惩机制塑造。如果原盟友“化友为敌”的风险及其负面后果较小,领导人更可能推动联盟瓦解;反之则更可能避免终止同盟,即便这种选择违背了初始的战略偏好。在欧洲经典的多极体系下,德俄联盟瓦解可以作为理解第一意象影响联盟走向的正面案例,而德意同盟存续则提供了一个负面案例。当国际体系呈现多极化趋势,大国博弈的不确定性增加,领导人的更迭及其战略偏好对国家间战略互动的影响会呈现放大趋势,纳入第一意向也能更好地理解美国与其盟友之间的纷争和美国联盟体系的走向。
关键词:联盟政治;安全困境;风险偏好;多极体系;层次分析
知网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HIS3QibhfQo0AV8DumWhTSkct5JwaBg07dNHJ-HxOM-62XOZlrFegCgGu7p8Dg6wZAPGNIBMQzmBFycjljfBkv7x5i7t8Fnb8kbTF3q5-wRkGJBbklc6JRk-g-RxeO10v82ANQazEGw08dSCuztYeYDzHmQjqiPlT98TEPB3QEtsiMCsE6qJnQ==&uniplatform=NZKPT&language=CHS
原文载于:马政洋,秦立志.找回第一意象:领导人更迭与多极体系下的联盟瓦解[J].印度洋经济体研究,2025,(04):73-102+172-173.DOI:10.16717/j.cnki.53-1227/f.2025.04.004.